原云南省思茅制藥廠廠部大門口
2017年2月20日早,位于普洱市思茅區龍旺井路12號的原云南省思茅制藥廠廠部大門口,聚集了一群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操著思茅口音,但仔細分辨 可以發現,其中有兩個操外地口音的一男一女,他們明顯不是本地人,但又與本地 人聊得格外火熱,能看得出他們彼此之間曾有過非常深厚的情誼。
朱炳堯、陳綺純 這對遠道而來的夫婦,在離開思茅38年后,終于與他們的老同事們見面了!
承載著歷史印記的風云企業
龍旺井
龍旺井,雖然是個地名,但真的有一口井。它建于清朝,井深8米,井壁呈六面體,用磚砌成,磚大而厚實,井口用長條石搭砌成兩個井口,以方便人們取水,俗稱“雙眼井”。井水常被用來泡制普洱茶以及在節日期間,作為供奉祖先或為神像沐浴的圣水;古水井是人工開鑿來為人們提供生產、生活用水的設施,與人的關系密切。古井甘泉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人,人們珍愛甘泉,因為它寄予了太多的歷史記憶,它對研究思茅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是思茅區重要的歷史文物和旅游資源,受法律保護。2012年5月8日,思茅區人民政府將龍旺井列為思茅區文物保護單位。
與承載著沉甸甸歷史印記的龍旺井比鄰的思茅制藥廠,可以說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計劃經濟體制下思茅的風云企業之一。在老思茅人眼里,總站、制藥廠、糕點廠、機械廠等,都是他們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
制藥廠退休的紀兆平講述藥廠歷史
據從1974年進廠一直到退休的紀兆平介紹,思茅制藥廠是地管單位,是思茅地區“工業學大慶”的典型,在當時相當風光。經常作為思茅地區黨政機關接待友好客人時必去參觀的地方,最高級別接待過柬埔寨賓努親王。紀兆平進廠后,一直在辦公室工作,做過基建、供銷科工作,還在車間工作過兩個月,企業改制后下崗退休。
外地大學生在思茅的九年記憶
朱炳堯與老同事們相聚在一起
47年前,上海小伙兒朱炳堯和福建泉州姑娘陳綺純,從位于南京的中國藥科大學畢業,1970年他們隨著另外8名外地大學生被分配到云南工作,來到成立于1969年的思茅制藥廠工作。從此,這對遠道而來的大學生在思茅制藥廠度過了整整九年的時光(1973年兩人結為夫婦)。朱炳堯和陳綺純分別被分配在酊劑車間和丸藥車間,因為學歷高、懂技術,在藥廠很受重用,是思茅制藥廠建廠后的第一代技術員,是有正規醫藥院校學歷的工程技術人員。
夫婦二人都是制藥專業高級工程師(副教授級及正教授級)。在思茅藥廠工作成果主要有:把虎骨木瓜酒及十滴水由浸漬法改為滲漉法,不僅改進了劑型又提高了質量和產量;牽頭組建了藥廠第一個化驗室及試驗室,試制了藥用氯化鉀及亞乎奴堿一(2)(從傣族草藥老鼠耳朵草中提取的一種麻醉藥),后來經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進一步提純及人工合成研制成一類新藥——傣肌松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牽頭研制燈臺葉糖衣片,并籌建了包糖衣片工作間。
朱炳堯和陳綺純均是試制天然精制樟腦(并達到英國藥典標準)的主要技術人員之一,其他技術人員還有郭守模和練忠舜;并自行設計制作樟腦升華釜及滲漉桶(用于酊劑車間滲漉十滴水及虎骨木瓜酒)。天然精制樟腦出口是思茅地區當時第一個能按國際標準出口創匯的工業產品,所以意義重大。
陳綺純終于見到了老同事們
1973年以后朱炳堯牽頭遷建新的片劑車間及鍋爐房,此后片劑車間才有了包糖衣設備,也開始生產包糖衣的中藥浸膏片(技術質量要求較高的藥片)。因為江城有鉀礦資源,所以有了開發藥用KCl和注射用KCl中試研發項目,試驗是成功的,當時朱炳堯撰寫的技術論文《注射用KCl提取工藝路線研究》一文就發表在《中國醫藥工業雜志》上,它是思茅藥廠建廠來第一篇發表在國家級科技刊物上的科技論文。
1978年朱炳堯和陳寶珠去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參加亞乎奴堿一(2)新產品新工藝攻關試驗工作,為期半年,陳寶珠因工作及家庭原因先期回思茅。朱炳堯留下繼續攻關。此項目一年研發成功,收載入90版《中國藥典》。并在首屆全國科學大會上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個科研成果是當時思茅制藥廠科技人員的辛勞付出的結果。
當時朱炳堯負責和上海外貿進出口洽談相關出口業務,并負責產品出口要求的化驗技術及工藝改進工作,直至1979年調回嘉興工作。朱炳堯調回嘉興市制藥廠即仼廠生產科長及檢驗科長,1983年底即仼命為正廠長(時年36歲,正科級),上仼后第一年企業即盈利300多萬元,產值上億元,是當時浙江省十大藥廠之一。1984年,中國醫藥工業公司及衛生部的大輸液GMP技術改造現場會在嘉興藥廠召開。在全國醫藥行業大輸液生產廠中獲好評。
朱炳堯與還在車間工作的老同事兒子交談
因陳綺純父母身邊無子女照顧,1986年9月,朱炳堯和陳綺純被調到泉州市第二制藥廠(福建省第二大規??股厣a廠有員工700多人)當生產技術廠長。1991年,因浙江嘉興市委組織部及市醫藥局派人到泉州市委,把朱炳堯一個人調回市藥業公司當總經理(兼黨委書記),陳綺純留在泉州任新產品開發部主仼直到退休,她是泉州市八屆政協常委、泉州市民革副主委,二人堪稱“國共合作”。
后朱炳堯又調市醫藥公司當總經理兼書記,市府醫藥行業辦公室主仼(正處)及市醫藥局工作,從市醫藥集團公司領導崗位上退休后回泉州養老。到泉州又被相關外資藥廠及醫藥集團公司聘任為老總、總監、總工程師,直至2016年初才告老回家,頤養天年,才有了38年后思茅故地重游、老友重逢的佳事。這是1979年他們離開思茅以來,第一次回來探望思茅制藥廠的老同事們。
朱炳堯說,在云南工作九年,思茅藥廠的蔣書記、桂副廠長及各生產車間的老工人和老黨員身教言傳對他影響很大。他藥大讀書(六年)是班長兼團支書,自認為很要求進步了,但和思茅藥廠的許多黨員干部和老工人相比,感到各方面差遠了。所以在思茅制藥廠的九年,是他參加工作后受到鍛煉和影響最大的九年,為他以后23年在領導崗位上能有所作為、廉潔奉公起了潛移默化的正能量作用。
陳綺純與過去同一車間工作的老同事們相聚在一起
敘舊的話說也說不完
上世紀80年代,廠里的老李曾去浙江找過他們,來來回回很是不容易。過去,從福建泉州坐車到昆明,要從鷹潭轉車,總共需要四天的時間,從昆明到思茅,又需要三天時間。在思茅工作的九年當中,陳綺純每年過年回老家,路途上,一個單邊就要折騰七天,來回就需要近半個月的路途時間。今年1月5日昆明通高鐵了,交通變得方便多了。思茅這邊的老朋友一直邀請他們過來相聚;而且,很多老朋友都不在人世了,趁還可以走得動,已經73歲的她便下定決心來思茅一聚;這也是他們夫婦一直以來的夙愿,今天終于實現了!
聚會在濃濃的懷舊氛圍中展開?!拔液芟肽钅銈儼?!”“我們也想念你!”“過去條件艱苦,現在湯圓白酒,加倍給你們吃!”,一句句親切感人的話語,從老人們的口中自然流出。
撐起思茅制藥廠藍天的老一代藥技工們
82歲高齡的張秀英老人講述藥廠的故事
制藥廠的第一任廠長書記姓普,藥廠大門口的那棵高大的白蠟樹就是他親手栽下的。熟悉思茅解放史的人都知道,最早解放思茅的是二野劉鄧大軍的陳賡兵團13軍第39師(后調防四川內江),他們從廣西包抄過來,途經開遠、建水、元江等城鎮,直抵思茅。蔣洪書就是從該部隊轉業來到廠里的第二任黨支部書記。老革命出身,技術上顯然不是特長,但為人作風正派、和藹可親,大家都很尊敬他。
早期擔任藥廠技術骨干的是官少堯、郭守模、桂八昆、高國貞、這些聽起來響當當的名字。除此之外,藥廠技術員中,還產生了上海交大研究生學歷的原思茅地區行署副專員、正廳級巡視員龔丕富這樣的官員,老革命蔣洪書后擔任思茅地區商業局局長。
思茅地區制藥技術的第一個高級工程師叫官少堯。據他女兒官一翎介紹,父親是中專畢業后支邊來到思茅,曾在思茅衛校講課。官少堯是思茅制藥廠的創始人之一,后調寧洱縣組建寧洱制藥廠(原普洱縣制藥廠),后普洱縣制藥廠與思茅地區制藥廠形成商業競爭,又把官少堯調回思茅制藥廠任廠長,后又調到思茅地區醫藥公司(現淞茂集團前身)擔任總經理直至退休。
郭守模,四川人,在用樟腦樹提煉樟腦攻關時,殫精竭慮終獲成功,卻當功成名就時英年早逝,全廠人皆為之悲痛不已。
桂八昆的長子桂明為聚會的老人們拍合影
身為昆明人的桂八昆是位中藥材鑒別和炮制方面的專家。解放前,從十一歲開始,就在昆明著名四大名醫之一的戴家做學徒。過去資本家開藥店,對學徒要求很高,通常是讓他們蒙眼識藥,所以桂八昆自小便練就了這項看家本領,這給他日后進入制藥行業及從事質量把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解放后,他在省藥材公司工作,1958年支援邊疆來到思茅地區藥材公司工作。組建制藥廠后,被調到制藥廠從事生產管理工作,是思茅制藥廠第二代廠長。
桂八昆靠人工鑒定虎骨的本事,讓人贊嘆不已。據說,一堆虎骨放在他面前,他一看便知,哪塊虎骨屬于哪個部位,竟然可以拼出一整套完整的虎骨骨架來。不僅如此,他本人行事正直認真,子女用一張制藥廠的信箋紙都會挨罵。
如今,桂八昆夫婦已經不在人世,他的長子桂明為了這次聚會特意請假,忙前忙后為老人們拍合影,主動接送一些老人們到聚會地點。他說,如果父母親還在,一定會為今天這次難得的相聚而感到欣慰的,這簡直就是思茅制藥廠人的一場盛大節日!
同屬藥廠技術骨干的還有高國貞,天津人,工農兵大學生,當時是以工人身份被招進藥廠,后調回天津工作,現已去世,但大家都沒有忘記他為藥廠做出的貢獻。
思茅制藥廠的主打藥品
曾任副廠長的馮中揚介紹藥廠制藥品種
曾任副廠長的馮中揚(1969年進廠,1992年退休)介紹,思茅制藥廠生產的藥品品種多、批量少,都是老百姓常用藥,大部分銷在省內,省外主銷血竭。以前,血竭靠進口,國內是沒有的。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創始人蔡希陶教授,帶領一批青年科技人員,于1972年首次在云南省思茅地區孟連縣境內的石灰山上發現大片龍血樹。從此,國產血竭才得以誕生,且其療效優于進口的血竭(以棕櫚科植物為原料加工),填補了我國醫藥史上的一項空白。上世紀 80年代,廠領導官少堯和技術員鎮沅人薛懷玉(女)攻克了血竭制藥技術,從此思茅也開始生產血竭供應全國。
虎骨木瓜酒瓶子(桂明供圖)
當時“思藥”牌注冊商標上有孔雀標志(桂明供圖)
思茅制藥廠生產的藥品分為:膏劑、丸劑、酊劑、散劑、片劑五大類,共54個品種。大家熟悉的酊劑有虎骨木瓜酒、十滴水;片劑有清肺抑火片、銀翹感冒片、羚羊感冒片、龍血竭片;丸劑有香砂養胃丸、大山楂丸、補中益氣丸、營養四合丸、樟腦;膏劑有馬鹿膠。
除此之外,還有治療瘧疾特效藥氯喹代加工業務,生產的樟腦屬于國家免檢認可的一級產品,質量符合歐洲英國標準。
藥廠退休的老會計李鳳珍(左)
據藥廠退休的老會計李鳳珍(1969年進廠,2004年退休)回憶,1969年建廠至1997年為國企經營。1998年后,昆明振華制藥廠因污水處理問題,與省醫藥公司下屬企業聯姻未果,從而找到思茅制藥廠要求聯合生產經營;由此,思茅制藥廠與省醫藥公司開始合作,從國有制改成集體所有制,更名為南天制藥廠。2002年改成大唐漢方,從集體所有制又變為私有制。2003年,思茅制藥廠成為思茅第一家股份制改制企業,被稱為大唐漢方制藥,并運轉至今。目前,該企業的主打產品還有血竭系列片、燈臺葉片等。
大唐漢方制藥廠
聚會合影 桂 明攝
昔日風光的思茅制藥廠,在47年的風風雨雨中已經消失殆盡,但不變的依舊是過去親人般的情誼,朱炳堯、陳綺純夫婦帶來的這場38年后的聚會,不僅勾起了老藥工們對過去“激情燃燒歲月”的回憶,更為這份情誼增添了些許光亮的色彩,成為參加這場聚會的所有人心中永存的溫暖。
尊重生命 科學發展
——云南大唐漢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改革發展紀實
歷經風雨,終見彩虹。經過多年的改革與創新,云南大唐漢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步入了嶄新的發展空間。12月24日,云南大唐漢方醫藥科技園工程啟動暨奠基儀式隆重舉行,標志著大唐漢方制藥發展步入了的“快車道”,也標志著我市在生物醫藥產業上開始加速前行,必將有力推動普洱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
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是普洱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對于普洱做實做強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打造特色生物產業基地,推動大健康服務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大唐漢方制藥依托普洱得天獨厚的綠色生物資源,以“尊重生命、科學發展”為理念,堅持綠色健康、服務社會的方針,視企業的信譽、質量、服務為生命,堅持不懈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以新藥研發和技術創新為原動力,不斷推出新產品和優勢產品,滿足轉型變化的市場需求,使企業生產經營逆勢上行,走出了一條靠創新驅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靠科技開發求生存、贏市場的快速發展之路。
歷經10余年的艱苦奮斗,公司年銷售額5000余萬元,利潤1000余萬元,稅收近800萬元,總資產1.1億元。2016年,公司開始整合銷售業務,預計年銷售額將達3億元,利潤3500萬元,稅收3500萬元,并將實現新三板上市。
是什么舉措使得大唐漢方制藥一步步發展壯大,而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讓我們走進大唐漢方制藥,一同感受公司的發展律動。
改革篇:改制重組激活內生活力
翻開歷史畫卷,一幅幅大唐漢方制藥人艱苦創業、奮發圖強、銳意進取、披荊斬棘的畫卷歷歷在目……
談及公司的發展歷程,云南大唐漢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光榮感慨萬千。云南大唐漢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是民營股份制制藥企業,成立于2000年,現廠區坐落在思茅城區美麗的洗馬湖畔,占地面積50余畝。公司前身為國營思茅地區制藥廠,經過多次改制、重組,剝離了國有資產,收購了集體資產,引入了戰略投資,并于2016年7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現有股東10人。
走進大唐漢方制藥廠區,一個“花園式”的企業展現在眼前,龍血樹、燈臺葉樹等藥用樹種茁壯成長、綠樹成陰。生產車間里,員工們正在各自的崗位上精心操作,包裝藥品,讓人感受到快節奏、高運轉的企業脈搏。
曾經一渡瀕臨倒閉的企業,今天竟然實現了“騰飛”, 短短十多年的時間,大唐漢方制藥如何走過?“在制藥企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大潮中,只有擺脫舊體制的束縛,企業才能站穩腳跟向前發展,而缺乏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企業發展機制,就會制約自我發展和市場競爭能力?!敝旃鈽s感觸地說,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大唐漢方制藥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將一個困難重重的國有老企業改制為股份合作制企業,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主體。
為克服企業基礎薄弱、資金缺乏、技術力量不足等困難和問題,先和云南盤龍云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引進投資建設了大型制藥設備;后與云南醫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引進生產資金共同生產燈臺葉系列產品,并于2000年2月組建了思茅南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使“云醫”的資金、技術、營銷、管理等優勢與企業的產品及品牌、基礎設施、人員勞力和當地豐富的藥物資源相結合,實現了優勢互補,形成了新的生產力,大唐漢方制藥迅速發展成為普洱本土的一個稅利大戶。
同時,為適應國家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的規范(GMP)要求,2002年,公司再次進行了改革重組,云南醫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將其擁有的51%的股份轉讓給云南大唐漢方藥業有限公司,于2003年10月實現了思茅南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與云南大唐漢方藥業有限公司的企業重組,隨后進行了增資擴股并更名為云南大唐漢方制藥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擁有總資產4000多萬元。
大唐漢方制藥重組后,堅持普洱市“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的戰略,及時理清發展思路,調整產品結構,明確發展重點,致力發展具有云南特色的綠色植物藥,打造集研發、種植、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中藥企業,公司走上了穩定發展的軌道,實現了生產、銷售、利潤、稅收逐年穩步增長。公司已發展成為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云南省知識產權試點企業、云南省技術中心。
質量篇:科技創新打造金字品牌
眾所周知,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而自主創新是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任何一個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面前站穩腳跟,只有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探索新發展途徑,才能長期立于不敗之地。
多年來,大唐漢方制藥以創新求發展,立足普洱當地特色生物資源,以現代科技為手段,致力于發展以植物藥為主的集新藥研發、藥材種植、藥品生產和藥品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制藥企業,并以龍血竭系列產品、燈臺葉系列產品作為公司科研、種植、生產和銷售的重點品種。
公司領導帶領技術人員積極進行新劑型的研發、新品種的申報,走出了一條自主研發的發展道路。歷年來公司申報了8項發明專利,其中獲得4項受理通知書,2項發明專利。公司主持開發了以龍血竭為原料生產的龍血竭片(結腸溶衣)、龍血竭膠囊(結腸溶)、龍血竭含片系列產品,取得國藥準字批文,申請了3項發明專利:其中,龍血竭片(結腸溶衣)屬我國首個中藥結腸定位給藥制劑,成為《中國藥典》結腸定位給藥制劑標準,銷售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的60%;龍血竭片(腸溶衣)成為國內首創、科技含量高的定位給藥制劑,龍血竭系列產品也因此成為國藥醫保品種。同時,公司還利用自身生產技術、設備、檢驗儀器及科技人員的優勢,研發生產普洱速溶茶、普洱茶泡騰片、普洱茶含片、普洱茶膠囊等新產品。
大唐漢方制藥歷來高度重視產品質量,視質量為生命。對此,公司大力實施質量興企的發展戰略,以保持龍血竭和燈臺葉系列品種的質量領先為目標,近年來公司先后通過了三次GMP認證,其中2003年10月正式通過國家制藥行業的GMP認證,成為全市首家步入國家標準化、規范化行列的制藥企業;2013年8月率先在云南省通過了國家新版GMP認證,質量管理水平等到了較大提升。公司生產都嚴格按照GMP的相關要求進行,生產的產品由質量控制部QA現場監督,再經質量保證部QC進行檢驗,每一個環節都按照操作規程嚴格操作,向社會回應了“恪守質量誠信,踐行社會責任”的質量承諾。同時,公司注重品牌建設,公司的“思藥”牌商標被認定為云南省著名商標、普洱市知名商標,“思藥”牌龍血竭片(腸溶衣)2013年獲得云南省名牌產品稱號,多年來產品質量合格、穩定,在業內具有良好的口碑。
目前公司擁有56個藥品批準文號,主要品種有龍血竭片(腸溶衣)、龍血竭含片、燈臺葉片、香砂養胃片等,其中與中國醫藥研究開發中心合作開發的結腸定位給藥制劑龍血竭片開創了國內中藥結腸定位給藥的先河,療效顯著、獨特,深受市場及廣大患者的青睞。此外,公司具有一定規模的燈臺樹、龍血樹等藥材的規?;?、規范化GAP種植基地,具備一定的研發生產能力,并具有龍血竭片(結腸溶衣)、龍血竭膠囊(結腸溶)、龍血竭含片、燈臺葉緩釋膠囊等專利產品,為公司包裝上市融資奠定了較為厚實的基礎。
在生物制藥強手如林、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大唐漢方制藥不畏艱難,依靠自主創新拓展市場,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每一步都走得扎實、走得堅強,成為實力強勁的現代生物制藥企業。而作為我市生物醫藥行業的龍頭企業,大唐漢方制藥在帶動農民增收、增加財稅、擴大就業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發展篇:勇攀高峰做大做強企業
一次次突破,一次次革新,十余年蛻變,大唐漢方制藥已成為一個敢于創新、奮勇爭先的真正強者,正是一點點蓄積的力量和一步步堅實的腳印讓大唐漢方制藥不斷向前發展。
隨著公司的高速成長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現有的龍旺井廠區的設施、設備、產能已不能滿足現在產銷和適應未來發展的需求。因此,在普洱市委、市政府和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公司在普洱工業園區木乃河片區購買了72畝用地,擬投資2.3億分兩期新建云南大唐漢方醫藥科技園。其中,一期為藥品生產基地投資1.1億元,已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6月完成土建工程,2017年12月試生產;二期為健康食品和科研樓,預計2019年1月開工建設,工期兩年。項目完成后可形成年產值10億元,繳稅2億元以上,利潤1.5億元的規模。
大唐漢方醫藥科技園項目規劃用地面積約為48206. 77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43599.93 平方米。按照設計規劃,大唐漢方制藥將把園區建成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數字化中藥、保健品、食品提取車間;建成11億片生產能力的中成藥生產線,建成符合GMP規范要求的保健品、食品生產車間以及配套的科技樓、倉儲設施、辦公樓。完工后基地將具備十億產值,億元稅收的產能。醫藥科技園區建成后,公司將繼續堅持“尊重生命,科學發展”的理念,按照普洱市的綠色經濟發展戰略和依托優勢生物資源,堅持綠色健康、服務社會的方針,把公司做大、做優、做強。
建設醫藥科技園是大唐漢方制藥新的目標、新的夢想,大唐漢方制藥將致力于把公司建成具有區域輻射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吸引和帶動產業鏈相關企業、農戶,旨在打造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集藥材種植,藥品、食品研究、制造,醫藥、健康食品、健康旅游為一體的產業基地,為普洱的社會經濟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大唐漢方現代醫藥科技園項目啟動是普洱工業園區的一件大喜事,項目建設給普洱工業園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逼斩I園區管委會主任蘇建波感觸地說,生物藥產業是普洱工業園區打造綠色生態工業園區最重要的板塊之一,大唐漢方制藥把握市場、志存高遠,在普洱工業園區投資2.3億元新建醫藥科技園項目,依托普洱豐富的生物藥資源,建設藥品和保健品生產基地,準確地把握了投資發展機遇和市場拓展空間,項目建成后將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優化園區的產業結構,推動普洱市生物藥產業快速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問渠那得清如許,而今邁步從頭越。經過公司數年來的努力,大唐漢方制藥生產、銷售都取得了突破,帶動了本地工農業的發展,為社會分擔了就業壓力。大唐漢方制藥的實力不斷增強,規模不斷擴大,對社會的貢獻也越來越大,被當地政府授予“優秀民營企業”的榮譽稱號。
朱光榮說,如果說企業在改革發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離不開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大唐漢方制藥將在專注做好藥品生產的同時,把健康食品生產納入公司發展規劃,投資研發和生產保健品及綠色健康食品,并積極上市新三板,在電子商務方面積極開展技術層面的儲備工作,進一步拓展市場份額,大力發展工業旅游,力爭把公司建設成為大健康產業的全國名譽企業。
發起人名稱 |
認購股份(股) |
持股比例(%) |
朱光榮 |
16,200,000 |
36 |
李建群 |
7,650,000 |
17 |
彭野晟 |
6,300,000 |
14 |
云南國道茶科技有限公司 |
5,850,000 |
13 |
深圳易聚新三板投資中心(有限合伙) |
5,400,000 |
12 |
王俊 |
1,350,000 |
3 |
范曉莉 |
900,000 |
2 |
北京泛華新興體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450,000 |
1 |
朱丹陽 |
450,000 |
1 |
喻倫飛 |
450,000 |
1 |
合計 |
45,000,000 |
100 |
12月2日,公司完成增資擴股,并完成了對思茅制藥廠整體資產的并購,同時引進了戰略投資深圳易聚資本。工商變更完成后,注冊資本金變為1942萬元,其中大唐漢方藥業持股74%,王恩紅持股14%,易聚新三板投資中心持股12%。
10月18日,云南大唐漢方藥業有限公司完成對云南醫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持51%股權的收購,并進行了增資擴股,經工商核準后,公司名稱變更為云南大唐漢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1000萬元。云南大唐漢方藥業有限公司持股60%,王恩紅持股25%,思茅制藥廠持股15%。
2月15日,經工商核準,成立思茅南天制藥有限公司,云南醫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出資¥162萬元,占出資比例的51%;云南省思茅制藥廠出資¥156萬元,占出資比例的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