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昆明舉行云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八場——生物醫藥產業、新材料產業專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云南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新材料產業的相關情況。省科技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高俊出席,發布新聞并回答記者提問。
高俊介紹了云南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的優勢和基礎,闡述了云南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的目標和任務——到2025年,全省生物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000億元。到2030年,達到8000億元。到2035年,成為輻射南亞東南亞特色鮮明的生物醫藥產品研發和商貿基地。圍繞云南中藥全產業鏈,集聚重點品種,推進中藥材標準化、規范化、有機化種植養殖基地建設,做大獨家品種、特色品種規模;大力發展中藥配方顆粒,提升三七、天麻、燈盞花等提取物發展水平,推動中藥走現代化、特色化發展之路。在生物技術藥領域,加快新型疫苗研發、注冊及國際化,開發針對腫瘤、免疫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體藥物,加強細胞產品應用基礎研究和轉化研究,推動生物技術藥走前沿化、科技化發展之路。在化學藥領域,支持企業開展化學創新藥、改良型新藥、高端仿制藥研發,大力引進仿制藥落地生產,推動化學藥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
高俊說,圍繞云南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將實施一系列重要舉措:
抓龍頭企業培育,提升企業競爭能力。貫徹落實《產業發展“雙百”工程實施方案》,一是實施百億元企業培育計劃,全面提高醫藥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按照“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原則,進一步支持白藥集團、昆藥集團、沃森生物、醫學生物所、貝泰妮等再上一個臺階;在中藥、生物技術藥、化學藥、健康產品領域,選擇一批成長性好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育。二是開展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培育工作,推進賽諾制藥、貝泰妮、健之佳、生物谷藥業、積大制藥、維和藥業、騰藥制藥、大唐漢方等生物醫藥企業上市進度。三是支持龍頭企業并購重組中小型生物醫藥企業。
抓創新體系建設,培育“云藥”拳頭品種。一是支持建設生物疫苗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現代中藥和化學仿制藥研發平臺,啟動建設生物資源數字化集成中心、生物制品批簽發檢驗機構、干細胞制備和檢測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二是在中藥領域,支持中藥材良種繁育研究,規范化、標準化、有機化種植技術體系研究,加工提取技術研究,種植和加工標準研究,支持中成藥和以配方顆粒為代表的新型飲片和健康產品研發,中藥大品種和獨家品種二次開發和國際化發展,形成覆蓋預防、治療、康復的全生命周期產品集群,提升我省中藥產品核心競爭力。三是在生物技術藥領域,支持聯合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抗體藥物研發和產業化,推進疫苗國際化注冊和WHO預認證,支持具有資質的干細胞臨床試驗機構,開展干細胞治療重大疾病臨床試驗和轉化應用研究。四是在化學仿制藥領域,支持創新藥和高端仿制藥研發以及仿制藥一致性評價。
抓招商引資引智,形成產業發展增量。一是以現代中藥、生物技術藥、化學制藥、健康產品等為重點,瞄準國際500強、生物醫藥國內100強、行業領軍企業,開展精準招商。二是以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的實施為契機,結合科技入滇,積極推進人才團隊、科技型企業、科技成果、創新平臺等“四個落地”,加強CRO(合同研發組織)機構引進,有效推動產業招商。三是支持多種渠道引進和培養產業高端管理人才、科研領軍人才和技術人才;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建立一批生物醫藥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抓專業園區建設,實現產業集聚發展。一是協同重點州市科學規劃和布局一批生物醫藥產業專業化區,推進“昆明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滇中中藥天然藥物經濟圈”“滇中醫療器械產業園”“昆明和玉溪生物疫苗研發生產基地”“楚雄中藥配方顆粒產業基地”“文山三七產業園區”“騰沖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等特色園區建設。二是推動項目、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創新要素向園區聚集,加強園區公共研發和服務平臺、產業孵化、基礎設施、產業設施和人力資源條件建設,形成集研究開發、企業孵化、生產制造、物流配送為一體的區域性專業化園區,吸引國內外大型醫藥企業、科研機構和團隊、CMO(合同生產組織)機構入駐園區,促進產業聚集發展。
抓政策環境營造,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一是組織實施好《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生物醫藥科技計劃專項,發揮好政策引領、創新驅動的作用,促進云南生物醫藥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協同生物醫藥產業推進組成員單位,進一步完善聯動機制,在產品研發、審批、生產、銷售、使用等產業發展鏈條上以及監管和服務等環節主動作為,形成推進產業發展的合力,共同打造云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針對媒體提出的“省科技廳會采取哪些措施創新驅動生物醫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問題,高俊強調,一是加強重大產業研發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啟動建設特色植物提取物與健康產品云南實驗室、創新疫苗技術與產業轉化研發平臺、現代化中藥研發平臺和仿制藥研發公共平臺;支持建設疫苗批簽發檢驗機構、細胞質量檢測評價中心、細胞制備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務平臺。二是加強新藥和健康產品開發。圍繞現代中藥、生物技術藥、化學藥三個領域,重點支持一批中藥天然藥研發和獨家品種二次開發,支持發展中藥配方顆粒和中藥提取物產品。三是加強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結合科技入滇,以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實施為契機,支持企業主動引進、承接一批技術、成果、產品落地轉化和產業化,推動省內外科技成果落地;支持生物醫藥行業龍頭企業到我省建設科研和生產基地;支持省外團隊帶技術和成果落地云南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推動人才和團隊落地;支持省外科研機構或企業在我省建設合同研發組織(CRO),加快建設中藥國際化協同創新中心,推動華氏醫藥公共研發服務平臺落地。